享“寿”时代 居家养老平台化 生态赋能保险业新机遇 目录 03 摘要 19 22 04 06 07 09 10 11 12 13 17 18 长寿时代: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群特点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特色 边栏:新一代银发人群代际特征明显,老龄化需求更加多元 边栏:中国老龄政策的发展逐渐细致深化 居家养老体系供给侧挑战严峻,机制性变革势在必行 整体支付缺口加大,支付端创新亟待加强与完善 保险公司居家养老探索按下加速键 边栏:他山之石:海外国家养老经验借鉴 埃森哲全球居家养老康养数字化实践 埃森哲围绕居家养老创新孵化实践案例 23 24 25 27 28 29 30 32 33 居家养老:中国保险企业的全新机遇 保险公司应凭借综合优势积极参与养老生态建设 保险公司可主导构建平台化居家养老业务模式 积极参与居家养老生态建设,有效反哺保险主业发展 顺时应势:埃森哲平台化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客户:通过平台化的模式形成养老与保险的价值连接 产品:满足差异化的客户需求,以服务供给协同保险主业 运营:以“互联网产品”深度运营,提升平台的用户触达 应用:搭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应用体系 数据:形成从监控到洞察的数据应用、智能分析能力 结语 2 摘要 人口老龄化,并非是老年人独自面临 的挑战,它也是每位子女和家庭、每个社 群与地区所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国快 速迈入老龄化社会,也并非是中国独自面 临的挑战,它同时是每个成熟的发达国家 正在面临和每个年轻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必 将面临的挑战。全球同此凉热,人口老龄 化也因此被联合国视为“21世纪最重大的 社会变革之一”,并将深深影响社会、经 济、文化、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但人口老龄化并非是洪水猛兽,反而 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平稳定、医疗 卫生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结果。我们所面 临的只是因未知而产生的挑战,而不应该 是因焦虑而带来的失措。因为人类终将以 其智慧思考和不断尝试,为“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的理想社会探索出一条全新和可 行的道路。 长寿时代初临,如何善养自我、滋养 他人、互相照顾、共建和谐代际,将成为 全体社会需要开始思索的重要课题。其 中,以“居”为基、以“家”为础,将最 大可能成为未来养老的主要模式,并以熟 悉的周边环境、稳定的心理状态、如常的 社会交往和亲切的家庭氛围,为长者创造 良好的养老条件,同时结合产业服务、适 老化改造、社会帮扶、支付保障、智能技 术等为长者带来更好的晚年生活。 我们深信,居家养老将成为各行各业 重塑发展的全新契机。其中,保险行业凭 借其在人寿、健康、养老、投资等方面金 融服务+产业链接的综合优势,已率先布局 并有望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发挥关键作 用。本文将以全球视界、案例分享,为居 家养老解决方案抛砖引玉,也希望以不同 视角为保险企业提供思路,助力相关企业 可以从平台化养老服务生态的不同角色切 入,并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保障功能和集团 化企业的协同能力,推动养老生态的健康 发展并赋能保险主业找到新的增长点。 3 长寿时代: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群特点 4 随着“60后”银发群体代际的变迁,具有 更高支付能力的老人数量在增长,但整体数量 的增长以及较低支付能力群体所占比例更高导 致整体支付缺口在逐渐增大,供给侧的短缺也 加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长护险尚未普及,缺 乏社会性体系支撑,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支付 来源仍来自个人支付,支付意愿不足。老年人 对养老服务费用的承受能力也远低于目前市场 上养老市场服务的普遍价格。支付端的创新以 及更完善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是重要的解 题抓手。 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 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社会 总人口的1 8 . 7 0 % 。这一比例较2 0 1 0年上升 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9064 万人,占比13.50%。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 (不含港澳台)中,有12个已经进入了深度老 龄化,有18个正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 从人口结构看,近10年间,中国已跨过了 第一个快速人口老龄化期,但未来我们很快还 需应对一个更快速地人口老龄化期,主要是20 世纪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更大规模 人口队列相继跨入老年期,令中国的人口老龄 化水平在近几年“突飞猛进”。国家卫生健康 委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60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将突 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1。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 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 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 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 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 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看 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 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 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 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 于老龄化社会。 (1956年联合国 《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 5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度快、规模大、影响深、差异广 现今,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球所面 临的共同挑战,被联合国视为“21世 纪最重大的社会变革之一”。全球同 此凉热之际,中国社会的人口老龄化 还表现出独有的特点,我们总结概括 为四方面: 进度快 按照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 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中国60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占比在1999年突破总人口的10%,正 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假设按照预测,中国至 “十四五”末即2025年将达到中度老龄化水平 的标准计算,仅用时26年,与法国的130年、 美国的70年相比,进度更快。 规模大 2022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突破2.8 亿人 2 ,并将在未来十余年内连续突破3亿、4 亿大关,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也是目前唯一一 个老年人口数量突破1亿的国家。 影响深 随着人口高龄化、少子化、空巢化等社会 问题的出现,预计中国的老年抚养比将从2021 年的20.8%上升至2050年的50% 3 。人口老龄 化已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 需要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大规模的城乡人口 流动迁移,令中国的养老问题呈现独有特色。 差异广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城市与乡村之 间、沿海与内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发 展、文化习俗、人口结构差异。这也为中国的 养老产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如何构建多元一体 的养老体系,探索能够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年 龄、不同文化、不同需求的老龄人口养老产 品,是摆在政府和产业各方面前的艰巨任务。 6 边栏 新一代银发人群代际特征明显,老龄化需求更加多元 约一半“60后”是 独生子女父母 “60后”受教育程度 大幅度提升 “60后”购买商业性保险意识较强, 更在意生活品质,需求更加多元化 自我 实现需求 “60后”对子女的依赖较强,特别是情感上 对子女的寄托 “60后”家庭年收入水平明显更高, 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 自我实现需求 让长者们可以自我激励并突破自我,如精神追求:自我突破、自我挑战、生命留存、 感悟经验的沉淀等 尊重需求 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 能让长者们即便是在退休后依然与社会保持联系,如文化娱乐:艺术鉴 赏、兴趣培养等,以及社会活动:旅游社交、老有所为、再就业创业等 生存需求 “60后”更看重社会秩序、社会公平, 主观幸福感相对较低 “60后”对于数字化和新技术接纳程度高, 并且在不断提升 尊重需求 长者们获得社会层面上的尊重与关怀,如安宁关怀:生活中的尊重、临终的 关怀与尊重、社会层面的关怀等 安全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60后”一代人均预期寿命和 健康预期寿命可能会更高 安全需求 维持长者们健康或基本生存的物质保障,如医疗服务:就诊治疗、 急诊救护、康复、失能/失智治疗等,财务管理:理财、财务安全、 保险、遗嘱遗产处理等 生存需求 满足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的一系列活动和资讯,如健康管理: 健康资讯、慢病/用药管理、日常运动、营养美食等,以及生活 照料:家政服务、做饭、卫生、购物等 张奶奶 �� “我不觉得自己老了,我觉得人生很长,只 有自己把自己当老人,那才是真的老了。退 休不代表什么,我希望能活的更精彩,所 以我仍然在学习很多新的东西,我不比年轻 人差。” “退休之后空闲时间变多了,常感觉我 们年轻的时候忙工作,忙家庭,都没有 真正为自己生活过,我看到网上很多人 自驾游、做模特、拍很美的照片我也很 想尝试,但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开始。 孩子们也在忙工作,我们自己接触新的 东西又担心被骗,常常就还是算了。” 李爷爷 赵婆婆 “人有时候真正认识到自己老了就是一场大 病,以前我也不觉得,但是前一段我生病住 院才真的感觉到自己老了。现在我一方面是 自己会注意养生保健,另一方面也很关注如 果自己突然生病怎么办,很想知道有哪些保 障。我不想让儿女太过担心。” 7 在“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的 原则指导之下,中国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挑战,前瞻部署新时代老龄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基本养老 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 保险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 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 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 务”。2021年出台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 化中长期规划》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战略目标,部署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具体工作 任务。 尽管我国有着“90/7/3”的养老格局规 划,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 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 老机构4。但根据民政部《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 统计公报》的数据研究,当前实际入住养老机 构的老年人不足1% 5 ,接近99%的人都在家养 老。真实场景下,居家养老的需求远超过规划 的预期,也更直观反映了老龄人群的切实养老 需求。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整个社会在 基础设施的建设、养老服务的培育上投入了巨 大的资源。随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成 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经济 条件的老人会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在积极应对 中国的老龄化挑战的过程中,埃森哲认为必须 要将老龄群体放在中心,尊重理解安土重迁等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为长者构建以“家”为 中心的高质量养老生活。 因此,埃森哲认为在未 来,居家养老将成为最主要 的养老场景,相应的供给侧 增长势必带来更多的挑战, 同时也是相关企业增长和业 务重塑的重要机遇。 8 边栏 中国老龄政策的发展逐渐细致深化 2013-2019 快速发展阶段 1996-2012 政策探索阶段 以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颁布为标志, 奠定了养老事业发展的法律基础,并从 立法的角度明确
埃森哲居家养老平台化生态赋能保险业新机遇2024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4-02-20 由 养老人 于 2024-04-02 22:35: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