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郑州市数字 政府建设 行动方案的通知 郑政〔2023〕25 号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郑州市人民政府 2023 年 12 月 25 日 郑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 〔2022〕14 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 方案(2023—2025 年)的通知》(豫政〔2023〕17 号)精神,以数字化转 型战略助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 面建设高水平数字政府,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决策 部署,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 数字化转型战略为主线,坚持改革创新、顶层设计、数据赋能、整体协同、安 全可控,运用数字技术对政府治理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 性、重塑性变革,持续创新政府施政理念、履职方式、服务模式、治理机制, 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基本建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数字政府履职能力、安全 保障、制度规则、数据资源、平台支撑等体系框架,“平台+大脑”数字底座支 撑更加坚实,“系统+跑道”推进机制更加健全,“数源+数聚+数用”开发治理更 加有效,“数据安全中心”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形成一批具有郑州鲜明辨识度的 “重大改革+重大应用”实践成果,高水平建成智慧化“智能体城市”,成为全国数 字政府一流标杆城市。到 2035 年,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率先形 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实现市域社会治 理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数字政府建设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 数字生态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二、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 (一)强化经济运行大数据监测分析,提升经济调节能力 1.提升经济运行调节数字化水平。建设经济大脑,完善经济数据治理能力, 建设经济运行基础库、重点领域主题库和先行指标专题库,建立涵盖经济运行 统计指标、先行指标的指标体系,构建经济数据体系和大数据决策分析系统。 提升经济监测预警能力,构建宏观经济预测、经济运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风险防范、风险态势感知等模型,形成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体系。构建小而精的 行业专属大模型,充分发挥国家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作用,精准匹配外部产 业资源,精准导入市场要素,优化经济结构。建设重点项目监测体系,对全市 各类重点项目的投资建设情况进行跟踪,提高重点项目调度监管能力。提高经 济政策精准服务水平,建立政策精准制定、有效实施、科学评价的全流程评价 督导体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统计局、市 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局、市农 委) (二)大力推行智慧监管,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2.提升市场监管数字化水平。深化“互联网+监管”考核,加强市场监管创 新和能力提升。提升“互联网+”改革效能,推动行业监管与综合监管系统互联 互通、协同联动。充分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强“双随机、一公 开”监管工作,提高监管精准化、智慧化水平。打造全业态、全领域、全对象的 一体化智能监管平台,创新监管执法新模式,实现政府监管数字化,实施“信用 +监管”,开展分级分类信用监管,强化信息共享,推动信用信息向市场主体有 序开放,健全信用监管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 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大数据局) 3.构建重点领域全周期溯源体系。建设重点领域全周期溯源平台,依托城 市大脑区块链平台,支撑各类溯源平台建设,加强数据互通共享,构建新型溯 源监管方式,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优先在农业、食品、 医药、公共卫生等领域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领域监管。(牵头单 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农委、市卫健委、市大数据局,市市场发展 中心) (三)积极推动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社会管理能力 4.推动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把党建引领网格化基层治理作为城市治 理现代化的总抓手,以三级城运体系和四级网格体系建设为载体,加快“市域一 体、直达网格”社会治理一体化建设。推动“一库、一图、一平台、一中心”建设, 打造以“人、地、物、事、情、组织”为重点内容的市域社会治理六要素数据归 集,推动政务网、物联网、视联网、治理网“四网融合”。加快推进多中心合一, 整合党建、综合治理、12345 热线、数字城管等信息系统资源,建设一体化信 息系统和综合智慧平台,推动形成纵向贯通、横向打通、上下联动、协调有力 的指挥调度体系。(牵头单位: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中心。责任单位:市委组 织部、市委社治委、市委政法委、市委编办,市民政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 市大数据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5.推进社会安全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雪亮工程”和公安大数据平台建 设,深化数字技术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打击犯罪、治安联动等方面的应用。 推进视频资源整合和智能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公共区 域一类点位补盲,加快推进社区、单位出入口等点位建设。统筹视频监控建设, 实现“管道、杆件、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联网应用“四统一”,推进社会安防资 源统一联网,构建多维度、立体智能防控体系,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 能力。(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大数据局。责任单位:市政府 各部门,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6.加快应急管理系统融合,提升应急应对和处置能力。升级优化智慧应急 平台,加快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现信息采集、风险隐患监测、 预测预警、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资源管理、综合业务管理和模拟演练等 各类应急体系一体化。建设生活必需品数字化监测平台,强化突发事件背景下 市场保供能力。利用视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科学化、 一体化水平,提高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管理指挥调度能力。(牵头 单位:市应急局、市大数据局、市商务局,市市场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政 府各部门,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四)持续优化利企便民数字化服务,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7.加快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打造泛在可及的服务体系,持续深 化“一网通办”,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注重“郑好办”APP“移动端”特色政务品 牌建设,强化与政务服务网“PC 端”、综合自助一体机“就近端”、大厅综窗系统 “线下端”无缝衔接,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探索标准化智能审批,实行申报 审批“秒报”“秒批”,做到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一次办,探索“免申即享”等创 新应用新模式。依托郑州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和个人专属服务空 间,探索“一企一档”“一人一档”,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服务。加快实现郑州都市 圈政务服务一体化、同城化,打造全时在线、渠道多元、一网通办的一体化政 务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政务办、市大数据局。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8.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完善“亲清在线”服务平台,深入推进惠企政策 兑现,搭建“郑惠企”政策服务平台,以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 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为目标,构建惠企政策库、政府资源库、市场主体库, 打造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探索简化审批新途径,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 探索推广“区块链+人工智能”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推动企业开办全环节、全 链条智能审批,提供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全生命周期服务。(牵头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 办) 9.打造普惠民生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聚焦医疗、教育、住房、民政、人 社等重点民生领域,打造多元参与、功能完备、安全可靠的数字化生活网络, 构建完善普惠的民生公共服务体系。智慧医疗,加快市县一体化医共体建设, 提供一体化、连续化的医疗服务。智慧教育,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 划,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深化教育领域数字化应用。 智慧房产,建设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智慧房产系统,提升住房保障数字化能 力。智慧民政,搭建智慧民政综合服务平台,构建集协同办公、综合业务管理、 业务监管决策预警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民政信息系统。智慧人社,着力抓 好“金保工程”二期,整合归集数据资源,以社保卡为载体,推动居民服务“一卡 通”,全面推广应用电子社保卡,着力推动在智慧校园、智慧康养等领域的便捷 应用,实现“多卡合一”“多码合一”,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智慧社区,建设全市智 慧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将智慧场景应用直达社区和居民。(牵头单位:市委 社治委,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住房保障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责任单 位: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10.推进养老监管和康养服务数字化建设。加快创建全国老年证发放试点 城市,优化助老、助残服务、助障服务。构建智慧康养和适老化体系,围绕社 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过程中安全保障、健康管理、随身监护、生活服 务、情感关怀等场景,集中融合数据资源,建设智慧养老监管平台和康养服务 平台。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进适老化改造, 完善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打造全方位的综合养老服务和 适老化体系。(牵头单位:市民政局、市卫健委。责任单位:各开发区管委会,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 (五)强化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 11.构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整合规划、土地、地质、矿产、 水资源、测绘地理信息等数据资源,构建生态环境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体系, 全面提升生态环保数字化水平和治理能力。智慧资源规划,加强基础地理数据、 各类规划数据、业务专题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归集治理,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 体“一张图”和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推广应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及“一 码管地”业务审批系统并持续完善,形成“调查评价”“监管决策”“便民服务”应用体 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能力。智慧园林,推进城市园林绿化数 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创新园林绿化立体感知、监管协同、决策智能、服务一体 智慧治理新模式。智慧水利,统筹智慧流域、智慧水库、水利工程等业务应用, 强化河湖智能监管、洪水预报预警、工程协同调度,实现涉水信息“全区域、全 时空、全覆盖”。智慧气象,基于气象要素社会

docx文档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养老政策 > 数字养老 > 规划政策 > 文档预览
19 页 4 下载 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3-12-28 由 养老人2024-01-09 11:44:59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养老文库是免费分享吗?( 答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