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目录 01 /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02 / 一、需求升级 05 / 二、政策驱动 10 / 第二章 养老模式与痛点 11 / 一、居家养老愈发脆弱 13 / 二、养老产业的国际经验 21 / 第三章 数智化养老箭在弦上 22 / 一、数智化: 康养中的 “朝阳产业” 24 / 二、养老数智化的三大应用场景 29 / 三、 “客户经营” 助力养老智能化 33 / 四、养老数智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35 / 第四章 多领域产业聚焦养老数智化 36 / 一、地产企业的布局 39 / 二、数据企业的数智化放大效应 44 / 三、保险企业的布局 48 / 四、科技公司的布局 54 / 五、展望 55 / 参考资料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01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需求广,产业潜力大,但市场供应相对不足, 发展养老产业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养老产业相关支持政策日益完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 战略, 顶层规划设计得到明确, 行业发展迎来政策利好, 养老产业有望开启新时代。 01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一. 需求升级 养老需求总量增长叠加养老需求升级, 我国养老产业潜力巨大。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 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 至 2030 年中国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13 万亿元。 1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65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突破2亿人, 占比持续增加。按照国 际标准, 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及以上即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 显示, 截至 2021 年年末, 我国 65 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为 2.0056 亿人, 占总人口的 14.2%, 2020年这一数据分别为1.91亿和13.5%, 老龄人口占比持续增加, 老龄化进程加快。 2 老年抚养比逐步升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的老年抚养比自 2010 年的 11.9%增长至 2020 年的 19.7%, 增速逐年加快。 02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3 高龄人口总量及占比不断增加 从老年人口内部结构看,高龄人口(80 岁及以上)占比由 2000 年的 13.61%增长至 2015 年的 17.65%,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贝壳研究院指出,随着三次生育高峰的出生 人口相继进入高龄期, 未来老年人口高龄化现象将更加凸显。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 年)》指出,未来十几年特别是 20212030 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根据《规划》预测,人口总量将在 2030 年前后 达到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 2021-2030 年 60 岁及以 上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 2030 年占比将达到 25%左右,其中 80 岁及以上高 龄老年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4 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 随着老年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养老需求质量也在升 级。除了日用品、食品、医疗、保健等基础需求外,旅游、娱乐、金融等老年人消费市场潜 力上升, 情感交流、社交、娱乐等需求也不断增加。 5 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行业仍面临着床位供给不足、床位利用率较低、中端养老机构缺 失、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据平安证券研报,截至 2021 年第三季度,全国共有各类 养老机构和设施 34 万个, 养老床位合计 817.2 万张,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约 30.57 张, 与发达国家 50 张-70 张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多份养老服务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一方面是整体养老床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养老 机构较高的床位平均空置率。这主要由于非盈利养老机构资源缺失,面向高净值老年人 群的高端养老机构供应不足,低端商业养老机构设施条件差、护理水平低,从而导致需求 错配。 《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指出,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 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不高、居家社区养老和 优质普惠服务供给不足、专业人才特别是护理人员短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有待加强、 事业产业协同发展尚需提升等方面。 03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6 智慧养老是时候了 养老服务行业供给不充分和不平衡的另一面,是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不高。而发展 智慧养老服务, 不仅是应对这些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 更是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 大规模采用智慧养老产品,能解放大量的一线服务人员,减少其重复性、机械性的劳 动, 而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 将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从人力资源来说,智慧养老服务有助于解决部分服务人才缺陷,降低对养老人才的 需求,推动养老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国内养老人才缺乏,养老服务劳动力市场 门槛低、专业素养不高,对医护、心理等高级养老需求认知少,同时劳动力整体供应下降, 劳动力成本上升, 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 从服务水平来说,智慧养老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技术设备, 优化养老资源的配置,将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家庭连接起来,为老年人提供精准化服 务。 对养老机构来说,智慧养老通过改变信息交流传递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 升服务管理效率等手段,对现有养老服务模式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优化,为养老机构 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对养老群体来说,智慧养老可以从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学习娱乐、人文关怀等方面 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智能化养老服务, 辅助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更加便捷化。 04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二. 政策驱动 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 “十三五”以来,支持养老相关 政策更加全面, 老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备。 进入“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 “ 十四五”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 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重磅政策密集发布,长期纲领夯实了顶层设计,我国养老产业迎来 新的发展契机。 与此同时,智慧养老愈加受到重视,国家层面针对智慧健康养老的相关扶持政策陆 续发布, 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 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1 战略高度锚定方向 “十四五”规划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中指 研究院指出, “十四五” 规划为亿万老人 “老有所养” 绘制了新蓝图。 05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其一,对比“十二五”、 “ 十三五”时期提出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 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十四五”规划对养老服务体系的定义发生变化,支持家庭 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强调协调 性的同时, 结合医养康养助力养老产业的发展。 其二,完善养老模式,提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社区养老。 “十四五”规划提出完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专业机构服务向社区延伸,整合 利用存量资源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 其三,养老参与主体持续多元,公办养老、共建民营、护理型养老、医养结合。 “ 十四 五”规划提出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建民营管理机制,支 持培训疗养资源转型发展养老,加强对护理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开展普惠养老 城企联动专项行动。 其四,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这是在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对养老服务 监管的新举措。 其五,强化老年人保障,发展银发经济。 “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 社会环境,强化老年人权益保障,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 等新业态。 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 年 11 月 24 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 老龄工作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发布, 《意见》聚焦新时代、聚焦老龄工作、聚焦老年 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将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一揽子举措满 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意见》主要从五大方面提出要求,包括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 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积极培育银发经济等方面,系统谋 划、综合施策。 《意见》还明确了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老年设施供 给、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强化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等具体措施。 构建我国“十四五”期间老龄事业及养老服务体系的政策框架。2022 年 2 月 21 日, 国务院印发《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围绕 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 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 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即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老年健康支撑体 系更加健全,为老服务多业态创新融合发展,要素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社会环境更加适老 宜居; 并明确了养老服务床位总量、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等 9 个主要指标,推动全社 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 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规划》也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1、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基本 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 立兜底性的养老服务网、扩大普惠型养老服务覆盖面、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3、完 06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势待发 善老年健康支撑体系,增强老年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发展; 4、大力发展 银发经济,促进养老用品、养老金融有序发展; 5、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践行积极老龄 管、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6、增强配套保障体系,强化人才、财政、土地、金融等支持 力度, 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保护。 2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智慧养老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养老工作也作出了相关部署,明确将加大社区养老、托幼等 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在规划、用地、用房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在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 发放。继续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 07 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第一章 健康养老蓄
2022健康养老数智化白皮书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2-10-02 由 养老人 于 2023-04-20 21:52:3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