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贯彻实施 情况的报告 (2024 年 8 月 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九次会议上) 杭州市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政府报告《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 贯彻实施情况。 一、基本情况 自 2020 年《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以来,杭州市全面 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以构建多层次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以深化改革 、 创新体制为动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幸福颐养”杭 州样本。目前,我市在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数量、持证养老护理员占 比、养老服务领军企业数量等方面,均位居全省第一,居家养老服 务体系建设成果斐然。近年来,我市四个地区的养老服务获省政府 督查激励,杭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国务院督查激励,相关工作获 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两次入选全省高 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养老服务质量满意度在全 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位列副省级城市首位。 (一)建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全力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 展。强化居家养老服务要素集成,推动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一是 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体系。2020 年以来,我市出台了《杭州市 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实施办法》 《杭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等一系列促进养老服务发展 的规章制度,并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贯彻落实〈杭州市居家 养老服务条例〉的实施意见》,配套制订了养老服务电子津贴、机 构护理补贴、老年食堂建设等“1+X”系列配套文件,养老服务工作 连续 6 年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各区、县(市)“老有康 养”公共服务优享工程全覆盖。二是加大资金保障支持力度。2021 —2023 年,全市养老服务资金年均投入 9 亿元,其中市本级年均 投入约 2 亿元;福彩公益金收入共计 8.95 亿元,其中 6.05 亿元用 于居家养老服务,占总量的 68%,为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协调、 快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健全优化资金补助政策。出 台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办法,新设社会办养老机构综合补助,根据入 住老人自理能力等给予机构每人每月 210-600 元不等的补助。动态 调整高龄津贴制度,为 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 60-800 元的高龄 津贴。制定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护理补贴制度,对在社会 办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进行全托服务的中度、重度失能老 年人,给予 600 元/月的护理补贴,累计已有 2500 余名老人享受政 策。 (二)加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配齐建强“家门口”养老服务矩阵 。 着力推动“设施跟着老人走”“服务跟着老人走”。一是高标准建设居家 养老服务设施。以《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实施办法》和 《杭州市已建成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配建工作方案》为导引, 以社区为载体实现资源嵌入和功能嵌入,通过新建扩建、腾挪改造、 共建共享等多种方式,建成街社两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950 家, 提供日托、全托、助餐、上门服务等各类专业化养老服务,打造“幸 福荟”“幸福邻里坊”“阳光老人家”等一批品牌矩阵,为老年人提供集成 式养老服务。2021 年至今,全市共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面积总 计 21.26 万平方米,建成移交养老服务用房面积 16.81 万平方米, 全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累计新增养老服务场所 2.3 万平方米。2022 年 10 月 1 日前,针对已建成住宅小区,共补足养老服务圈 317 个, 面积近 10 万平方米。二是紧贴适老化需求开展无障碍设施改造。 全市通过旧改已同步推进小区无障碍设施及适老化改造 4012 处, 推动 12 轮城市侧无障碍硬件问题大排查、大整改,累计整改问题 14 万余件。积极解决老人上下楼难的痛点,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 电梯“能改尽改、愿改就改”,全市累计加装电梯 6253 台,组建 190 支加梯“帮帮团”,已有 36 个小区实现加装电梯全覆盖,占全市 加装电梯总数的 25%,惠及居民超 7 万户,相关经验做法被住建部 全国推广。三是持续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在全省率先开展 困难老年人家庭“一户一策”适老化改造,重点解决老年人如厕洗澡、 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最基本、最迫切的需求,截至 2023 年底, 累计完成改造 6300 余户,相关做法得到民政部全国推广,中央电 视台两次专题采访并介绍杭州居家适老化改造经验做法。 (三)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着力构建普惠优享服务机制。从 服务人群和需求清单入手,全面打造“15 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 是创新“重阳分”制度扩大服务供给。在全国率先推出“重阳分”,出台 《杭州市养老服务电子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设立养老服务专户, 将养老服务补贴打入老年人社保卡(市民卡),其中,低保、低边 等特殊困难家庭重度、中度失能老年人分别给予每人每月 1820 元、 1330 元电子津贴,高龄老人给予每人每月 40-100 元电子津贴, 可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床位费、护理费等。截至目前,全 市累计发放重阳分超 13 亿元,惠及老年人 40 余万。二是发展老年 助餐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聚焦老年人最关心的吃饭问题,大力推进 老年助餐服务,形成“中央厨房+中心食堂+助餐点”、移动餐车、志 愿送餐或邻里互助等多元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实惠的助餐服务。 创新推出“全城通”智慧助餐服务,打破户籍限制,根据年龄段为老年 人提供 5-8 折不等的优惠,推动“全城通吃、优惠通享”。目前,全 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2209 个,其中接入“全城通”超 1400 家。三是不断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力量。积极培育护理员队伍,出台 持证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按不同技术等级给予每人每月 3001200 元不等的岗位津贴,引导、鼓励高校和中职学校毕业生从事 养老服务工作,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发放 3-5 万元不等的入职奖补, 全市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 27 人。充分发挥街道 (乡镇)和基层村社作用,落实好居家社区探访制度,指导各地有 效配备养老顾问及助老员,形成网格走访、“五色探访”等机制,为老 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四是广泛组织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持续举 办“为老十助”等品牌性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建立为老志愿服务队伍 1308 支,涌现出“武林大妈”等一批优秀老年志愿服务组织,今年以 来已开展为老志愿服务活动 2989 场,服务时长 65404 小时。如滨 江区推出“多代同楼”陪伴性养老服务项目,得到中央电视台以及日本、 英国等国际媒体广泛宣传报道。 (四)强化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医康养护一体融合发展。推动医 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夯实基层医疗服务。持续规范和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网格”管理,2021—2023 年累计开设家庭病 床 27228 张,为 159 万余老年人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积极推 进慢病一体化门诊建设,建成慢病一体化门诊 115 家,开具健康处 方 271.31 万人次。提高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全市每千名老年人医 疗机构康复护理床位数达 5.5 张以上。完善“固定+流动”乡村基层医 疗卫生服务体系,西部区、县(市)共计配备巡回车辆 37 辆,设 置巡回医疗点 209 个,实现千人以上医疗空白行政村“动态清零”。 二是细化医养护融合服务。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协议开展上门巡诊、健康管理和健康宣教等医 养结合服务。持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全市共有医养 结合机构 84 家,总床位 29083 张,杭州和睦老人公寓(和睦护理 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开展老年友 善医疗机构建设,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建立老年医学科比例 达 90%以上。《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杭州模式》收录入国家卫健 委基层卫生年鉴。三是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指导桐庐 县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桐庐县长期 护理保险参保人数 41.26 万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 6022 人,支付 金额达 9441 万元;在淳安县开展商业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参保人数达到 18.19 万人。今年,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 859 万已列为省民生实事项目,将在全市域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五)培育养老服务市场,不断激发银发经济发展活力。加快构 建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养老服务格局。一 是加大养老市场培育力度。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连 锁化、品牌化运营模式,由政府提供场地、装修、设施设备等,吸 引专业社会力量“拎包入住”,推动优质服务降本增效,培育形成中大 金石、钱江养老、在水一方等一批养老领域品牌企业。目前,全市 养老机构 88%实现社会化运营,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90%以 上由第三方运营,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93%为社会化运营。 二是积极发展康养服务产业。按照“整合资源、增加总量,保障基本、 全面发展,全市统筹、分区指导”总体策略,加快构建“一带三区多点 支撑”健康养老产业,绿康养老、可靠护理等 22 家单位入选全省康 养行业领军企业(机构),占全省总数的 50%。省政府批复同意浙 江省医疗器械与康复辅具产业园落地杭州。三是加强科技支撑推动 智慧养老。发挥杭州数字经济先发优势,推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 建设养老服务数据“驾驶舱”,归集人口、医疗、社保等数据超 9 亿 条,推出“虚拟养老地图”汇集周边养老服务设施,搭建养老服务商城, 汇聚全市养老服务资源,入驻为老服务商家 300 余家,为老年人提 供助洁、助餐、助浴等 53 项“点单式”服务,日均成交逾万单。推出 “安居守护”行动,为 5400 余户独居老人安装“3+X”智慧套件,打通 水 电 气 等 多 部 门 数 据 , 累 计 发 出 预 警 4.8 万 次 , 有 效 处 置 率 达 100%。 (六)加强居家养老工作监管,着力推动服务提质增效。对标提 质效、强监管、抓评估,加快养老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一是加 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规范。出台《杭州市老年人能力评估管理办 法》,明确全市统一评估标准和规范,评估数量,完成全市近 200 万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初筛和 15.8 万老年人的专业评估。制定《杭州 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规范》,从设施建设、组织建设、服务活动和 社会效果四个维度对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等级评定。目前,全市 共有五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90 家、四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85 家。二是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信用监管。建立健全养老服务 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并纳入全市信用体系建设
关于《杭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4-08-015 由 养老人 于 2024-12-20 08:03:3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