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开 发区管委会: 《西安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已经市 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 贯彻执行。 西安市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 年 1 月 13 日 西安市 “十四五 ”养老服务体系专项 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 完善我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 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 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 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陕西省 “十四 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西安市“十四五”老龄事 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背景 (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我市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 医养结合、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坚持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作为根本遵循,以改革试点为驱动,着力优化发展 环境,完善政策体系,狠抓工作落实,全市养老服务 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养老服务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相关法规 条例,率先在全省出台了《西安市养老服务促进条 例》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来推动、促进、规范我市 养老服务业发展。出台《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 展养老服务业实施意见》《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规划(2018—2030 年)》《西安市养老机构星级评 定及运营奖励实施细则》,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政 策体系。 养老服务供给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 各类养老服务设施 2406 个,其中养老机构 168 家, 社区养老服务站 805 个,农村互助幸福院 1280 个, 日间照料中心 121 家,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32 个, 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 80%和 70% 以上,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 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养老兜底保障不断加强。为分散特困供养人员监 护人发放照料护理补贴,为生活困难失能老年人给予 护理补贴,为 65-69 周岁农村失能、贫困老年人发放 生活补助,对低保家庭中 70 周岁以上老年人增发低 保金,为居家养老的特困供养人员、80 周岁及以上 的高龄老人等特殊困难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构建 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制度。 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连续三年在全市开展“养 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 ”,深入开展排查整治, 消除整改消防、食品和特种设备等安全隐患 138 处。 率先在全省开展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三星级及以 上养老机构占比超过 50%。从 2017 年起,每年开展 养老护理员和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逐步提升养老机 构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养老护理职 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养老服务质量 不断提升。 养老服务市场不断发展。“十三五”期间,积极调动 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扶持养 老产业发展的奖励补助、税收优惠、费用减免政策。 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享受同等补贴待遇。大 幅提高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机构的一次性建设补 贴和运营补贴标准,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全市养 老机构中民办机构占比达到 78%。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推进养老 服务发展的关键窗口期,把握一系列重要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严峻挑战。 发展机遇。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 的预期寿命持续延长,人口老龄化快速上升。第七次 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 2020 年,西安市常住人口 1295.29 万 人, 60 岁 及以上人口 207.53 万 人, 占 16.02%。预计到 2025 年,西安市常住人口将达到 1500 万人,其中 60 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 300 万人, 占总人口数的 20%以上,将从轻度老龄化阶段进入 中度老龄化阶段。未来一个时期,西安市将面临养老 服务需求快速增加、服务供给相对不足的问题。加快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实现老有所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面临挑战。“十四五”时期,西安市人口老龄化进入 快速发展期的五年,在养老服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 同时,还面临着养老服务工作机制不顺畅、基本养老 服务制度不完善、养老服务供需不匹配、农村养老发 展缓慢、医养结合不深入、监管机制不健全、要素保 障不充分等问题。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 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实施积极应 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 次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完善 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养老服务,推进互助养老服 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 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构建居家社 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持 续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 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构建政府、社会、家庭、 个人共同参与、各尽其责的基本养老格局。巩固家庭 养老的基础作用,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培育专业化、 规模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打造与国家中心城市建 设相适应的老年友好型城市。 ——以人为本,需求导向。坚持以人为本的养老 服务理念,立足解决养老“急”“难”“愁”“盼”问题,深化 养老服务内涵,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体系,深入推进医 养结合,促进照护质量提升,形成满足多元化需求的 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 ——保障基本,发展普惠。强化政府在养老服务 领域“保基本、兜底线”的职能作用,保证老年人最基 本的生活需要。积极支持普惠养老服务发展,为老年 人提供价格合理、安全可靠、方便可及的养老服务, 满足老年群体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改革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培育养老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养老与教育培训、健 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康复辅具等产业深度 融合,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 年底前,人人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进一 步建立,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供给 结构更加优化,行业要素支撑更加有力,综合监管科 学有效,养老服务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不断 提高,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 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 量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建立基本养老服务 清单,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全面实施老年人能力综合 评估制度,普遍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探访服务, 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老年人救助体系,探索建立长期 照护保险制度。 2. 设施网络更加健全。按照 “ 一社区一站点、一镇 街一中心、一区县一院 ” 布局思路,每个区县建有 1 所公办示范性养老院并投入运营,镇街综合养老服务 中心覆盖率达到 70%,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 到 90%。 3.服务供给更加优质。智慧养老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有 序推进,家庭养老床位试点进一步扩大,农村互助养 老不断发展。医养康养深度融合,全市养老机构护理 型床位占比达到 60%。 4.要素保障持续增强。养老用地短板基本补齐,养 老服务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新建住宅小区养 老服务设施配建率基本达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有效强化,要素保障体系支撑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5.监管力度不断增大。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健全 完善,养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效推进, 监管效能显著提高,综合监管更加法治化、规范化、 常态化,实现对监管对象活动的全覆盖、全方位、全 过程监管。 专栏 1 “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指标 指标 目标值 1.养老服务床位总量 达到 7 万张以上 2.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 达到 100% 3.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建立 4.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 达到 100% 5.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高于 90% 6.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达到 60% 7.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 达到 100% 8.乡镇(街道)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机构覆盖率 达到 70% 9.特困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7000 户 1 0.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 保持 1.2 人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1.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制定并发布基本养 老服务清单,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 支出责任,优先将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重残、空 巢、留守、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列为重点保障 对象。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人口老龄化形势, 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 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到 2025 年,基本养 老服务清单不断完善,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监 管等机制不断健全,努力实现基本养老服务人人可及。 2.发挥特困供养服务设施兜底保障作用。加强特困 供养服务设施适老化改造,推动消防设施提档升级, 提升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能力。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 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做到愿进全进、应养尽养。 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其余床位允 许向社会开放,推进入住轮候试点,建立科学合理的 公办养老机构收费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特困供养服务 机构聘用人员薪酬待遇改革,提升兜底保障机构养老 护理人员薪资水平。 3.健全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度。做好老年人能力 评估标准的宣贯推广,开展实务操作培训和应用指导。 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工作,根据个人意愿为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能力综合评估,将特困、低保、 低收入等老年人所需评估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安排。 培育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机构和评估队伍,加强能力 建设和规范管理。依托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立老 年人能力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对评估工作开展监督管 理。到 2025 年,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制度基本建立, 评估结果作为老年人享受相关服务与补贴的重要依据。 4.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实行特困人员护理补 贴制度,切实提高特困人员保障水平。完善生活困难 的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补贴制度,缓解生活困难失能 老年人的照护负担。健全农村丧失劳动能力和贫困老 年人生活补贴制度,不断简化申报、审批和发放程序。 为年满 70 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 做好老年人优待服务工作。持续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 保险工作,为居家养老的特困供养人员、重点优抚对 象及 80 周岁以上老年人等购买意外伤害险,
西安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3-01-23 由 养老人 于 2023-06-11 21:44: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