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 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 市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认真落 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22〕42 号)和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 见》(鲁政办发〔2022〕18 号)要求,加快建成具有青 岛特色,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 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经市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 1.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明确具体服务对象、项目、内容、标准等。各区(市)清 单覆盖范围和实现程度不低于市级清单要求,并根据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老年人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项目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市民政局 牵头,各区、市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各项工作均需各区、 市政府负责落实,不再一一列出。) 2.健全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制度。健全特困老年人救助供 养制度,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实行集中供养; 对选择在家供养的特困老年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分散供 养,基本生活标准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15 倍执 行。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制度,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 集中托养,按规定给予低保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补贴;以 经济困难失能等老年人为重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 提供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按 职责分工负责) 3.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和委托服务制度。重点 关注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建立探访关爱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 务方式,提供智慧化安全关怀服务。通过公开招投标等方 式,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接受特殊困难老年人或其监护 人委托,依法代为办理入住养老机构、就医等事务。(市 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残联按职责分 工负责) 4.健全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推动建立保险、福利及救助 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持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支持取得相关资质的养老服务组织成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 单位。(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 负责) 5.落实老年人优待制度。按规定落实老年人免费乘坐城 市公共交通工具、免费进入公共文化设施、按照时段免费 或半价使用政府兴办或支持的公共体育设施,落实就医便 利服务、法律诉讼服务等优待制度,完善老年人意外伤害 保障制度。(市民政局牵头,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交 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体育局、 市中级人民法院按职责分工负责) 6.建立精准服务主动响应机制。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 查制度,按照民政部统一的评估标准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 评估,推动评估结果部门互认。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推进 跨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困难老年人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 制,细化与常住人口、服务半径挂钩的制度安排,逐步实 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市民政局牵头,市人力资 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市统计局、市医保局、市 大数据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基本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7.加强用地保障和设施配建。落实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 划,到 2035 年,全市人均老年人社会福利用地不低于 025 平方米。新建城镇居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 20 平方 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已建成城镇居住区未 配建或者已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符合规定的,按照每 百户不低于 15 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市民政局牵头,市自 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强设施适老化改造。优先推进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 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实施口袋公园适老化建设改造行 动;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以 满足居家生活照料、起居行动、康复护理等需求为重点, 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实施家庭适老 化改造。(市民政局牵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园林和 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强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分布均衡、 功能完善的区(市)、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养老 服务设施网络,各区(市)至少建有 1 处以失能特困老年 人专业照护为主,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的特困人员供养机构; 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完善 提升;实现社区(村)养老服务站基本全覆盖,鼓励网格 村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养老服务站。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 设施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市民政 局负责) 10.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快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建 设,推动信息技术在供需对接、业务管理、数据分析、综 合监管、智能预警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打造“智慧就餐”“养 老地图”“智慧志愿服务”等养老服务应用场景,为老年人获 取基本养老服务提供便利。(市民政局牵头,市大数据局 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11.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基础兜底作用。政府投入资源或出 资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优先用于基本养老服务,建立公办 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和轮候制度,明确老年人入住条件和排 序原则,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独居、空巢、留守、失能、 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以及作出特殊贡献的老年人。研 究制定推进公办养老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市民 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培育优质养老机构。推动建设一批方便可及、价格可 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养老机构,聚焦失能失智老年 人长期照护需求,优先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医养结合能 力突出的养老机构,持续提高护理型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 床位比例;培育优质示范性养老机构,支持专业养老服务 组织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运营。优化养老机构建设补 贴和运营补贴,推动机构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落实养老 服务税费减免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养 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供热用气除外)、用热享 受居民价格政策。(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 政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务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 税务局、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13.优化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 发展街道(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或为老服务综合体,为 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长短期托养、 助餐送餐、精神慰藉、康复辅具租赁等服务。落实街道 (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评估奖励,优化居家社区养 老服务扶持政策,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运营监管。(市 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按 职责分工负责) 14.推广提升老年人助餐服务。构建覆盖全域的老年人助 餐服务网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助餐服务,探索建立财政 补助、集体资助、社会捐助、子女扶助、志愿互助相结合 的助老食堂可持续运营模式。居住在我市的 65 周岁及以上 老年人到助餐机构就餐或由助餐机构上门送餐,市级按照 每人每顿午餐 3 元的标准补贴(法定节假日除外)。城市 地区 65 周岁及以上的 2—4 级失能老年人接受上门送餐服 务的,按照送餐距离给予助餐机构 2—4 元的送餐补贴;农 村地区 65 周岁及以上的 2—4 级失能老年人接受上门送餐 服务的,按照送餐距离给予助餐机构 2—6 元的送餐补贴。 建立助餐机构运营奖补制度。(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 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行政审批局按职责 分工负责) 15.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 构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急救急诊、预约就诊和定期巡诊服 务。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 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为 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医疗服务。(市卫生健康委牵头,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大农村养老服务改革。引导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向农 村地区倾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兴办、连锁运 营等方式,投入农村养老服务。加大农村老年人消费引导 力度,农村 7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按 规定享受补贴。(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 责) 17.推动家庭照料和互助养老。将健康照护师、养老护理 员、家政服务员等失能老年人照护培训纳入政府补贴性职 业培训目录,鼓励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参加照 护培训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按规定给予职业 培训补贴。倡导邻里、亲友结对帮扶,鼓励低龄健康老年 人帮扶高龄、独居、空巢老年人;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 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社联动” 机制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困难帮扶、精神慰藉、助餐送餐 等服务。(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18.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驻青院校(含职业院校)设 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推动毕业生到养老服务机构实习、 见习和就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打造养老服务 实训基地,按规定给予实训培训补贴。鼓励引导城乡公益 性岗位从事养老服务,辅助开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特殊 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助餐送餐等工作。(市民政局牵头, 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9.健全职业发展体系。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 按规定给予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行业协 会和职业院校等申报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评价机构,开展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 他医疗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 遇。(市民政局牵头,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20.强化人才激励保障。鼓励倡导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完善 薪酬待遇体系、建立企业年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 方式提高养老护理员的保障水平,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入职奖励补贴、岗位津贴等政策,逐步提高补贴标准。按 入住老人数量和身体机能综合评估情况,合理确定医养结 合机构中的医护人员数量,按规定享受养老服务从业人员 相关补贴。组织“青岛市敬老使者”等称号评选。(市民政局 牵头,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 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基本养老服务综合监管 21.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 查,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备案、质量安全、从业人员、 涉及资金、运营秩序、应急处置等方面监管。健全跨部门 综合监管机制,打造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一张网”,依法推动 养老服务领域基本信息共享、监管信息互通、信用信息公 开。(市民政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 局、市大数据局、市消防救援支队,金融监管总局青岛监 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消除养老服务机构消防、燃气、 建

docx文档 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养老政策 > 养老服务 > 体系建设 > 文档预览
12 页 3 下载 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3-12-28 由 养老人2024-01-12 13:59:07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养老文库是免费分享吗?( 答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