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 年)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 年)》已经 市政府 2018 年第 34 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 年 12 月 31 日 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 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 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 业发展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有 效破解“养老难”问题,补齐养老发展短板,统筹规划养老服 务设施,努力提升我市养老服务水平,特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多项国家级试点政策落地西安,养老事业迎来重大发展 机遇。 2014 年 8 月,西安市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 点地区;2016 年 9 月,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 结合试点地区;2018 年 5 月,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三批中央 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上述国 家级试点政策给我市养老事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二)西安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养老服务设施需求将逐步 加大。 我市 60 岁以上和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远远超过 10%和 7%的国际标准,早已步入老年型社会。未来西安人口老龄 化压力较大,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将逐步增大。 (三)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支持户籍新政。 大西安户籍新政实施以来,截至 2018 年 12 月 11 日,新 落户人口突破百万,增加了人口基数,对养老服务设施等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四)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与其他城市比较。 截至 2017 年底,我市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146.93 万人, 占总人口数的 15.95%,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有养 老机构 140 家(公办 33 家,民办 107 家),社会养老床位 数 5.4 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 36.75 张。与杭 州、成都等城市相比,我市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二、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 省委、省政府整体部署,准确把握我市人口老龄化发展趋 势,紧扣“追赶超越”、始终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定位,积极开 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 和社会环境,大力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 展,努力把西安建设成为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 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幸福生活的美好城市。 (二)规划目的。 结合西安发展特色,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明确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和配套建设标准,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提供依据,推进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三)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所指的养老服务设施是指专为老年人提供中长期 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及生活辅助等综合性公共服务设施, 主要包括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两大 类。机构养老服务设施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 护理服务的机构,包括敬老院、养老院和福利院等。社区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是指为居住在社区的需要介助、介护的 老人提供生活服务、保健康复、文体娱乐以及辅助服务的 综合性设施。 (四)规划期限。 本次专项规划基期为 2017 年,期限为 2018—2030 年, 其中近期期限为 2018—2021 年,远期期限为 2022— 2030 年。 (五)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西安市行政辖区及西咸新区。 (六)规划原则。 1.城乡统筹,全民覆盖。坚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方向,逐 步实现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分级、分片统筹城乡养老服 务设施建设,使养老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2.节约集约,整合资源。整合养老、医疗等社会资源,在充 分利用现状养老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对全市养老服务设施 布局进行补充完善。 3.刚弹结合,规模适度。结合西安人口分布和老年人口特征、 需求,养老服务设施应遵循刚性控制和弹性调整要求,合 理预测老年人口数量、社会养老床位、养老服务设施和养 老用地规模等。 4.因地制宜,人性规划。结合规范、典型案例和西安城市建 设实际情况,合理布局西安养老服务设施。尊重传统文化 与地方习俗,使养老服务设施方便老年人使用,贴近家庭 生活。 (七)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2018—2021 年)。 根据西安市老年人口结构和老年人口发展趋势,建成以居 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融合的养老 服务体系。全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 100%的城市社区和 80%的农村社区。 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不低于 45 张。其中护理型床 位占养老总床位数不低于 40%,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比 例达到 80%。各区县都要建设 1 所公办机构养老设施,确 保政府托底功能。养老设施用地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用地进行刚性控制。 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 置养老服务设施。科学确定市、区县、镇街和社区(村)四级 养老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权属、功能、位置、运营模 式和服务半径,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制定供养、颐养或医 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 要按照每百户 20 平方米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 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 和已建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标的,要 按照每百户 15 平方米的标准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 配置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2.远期目标(2022—2030 年)。 全面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 为补充、医养相融合、城乡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政 府托底,机构、社区、家庭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多种主体、多 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积极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和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在稳定签约率的基础上做实做细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 老年人协会和志愿者协会覆盖所有社区和村庄。全市养老 服务设施覆盖 100%的城市社区和 100%的农村社区。 每千名老人拥有社会养老床位不低于 45 张。其中护理型床 位占养老总床位数 50%以上,社会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比例 达到 80%以上。各区县至少建设 1 所公办机构养老设施, 确保政府托底功能。每个街办至少建设 1 所综合性养老服 务设施,确保基本养老服务功能。 三、养老现状分析 (一)老年人口现状。 截至 2017 年底,西安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 146.93 万人, 占全市总人口 15.95%,其中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老 年人口比例达到了 18%左右,为全市老龄化程度最高区域。 全市老年人口自 2010 年左右开始快速增长,2017 年比 2010 年老年人口增长了 38.4%,老年人口年均增速高达 5.55%,远远高于西安市总人口年平均增速。西安已经进 入老年型人口结构,并且老年化程度在逐年加重,到 2050 年左右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峰值。 (二)机构养老设施现状。 截至 2017 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机构 140 家、总床位数 3.3 万张,每百人机构养老床位数为 2.2 张,略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新城、碑林、莲湖三区机构养老床位比例较低, 仅为 0.38%—0.56%;雁塔、未央、长安、沣东四区机构养 老床位比例较高,为 3.4%—7.6%。城三区养老床位数缺 口较大,近郊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其中护理型 养老床位入住率较高,部分护理型养老机构出现“一床难求” 的局面。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现状。 截至 2017 年底,全市共有社区 1021 个,已建成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站 760 个,覆盖率为 75%。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社区养老资源多样,发展意愿很强,但缺乏统筹整合 及管理和运营人员,各社区单独运营,成本较高。 (四)村镇养老设施现状。 截至 2017 年底,全市共有行政村 2074 个,已建成农村幸 福院 875 个,覆盖率为 42%。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镇 街级养老服务设施不足,农村幸福院之间缺乏统筹和协调, 散点式运行,功能单一;缺乏专业的管理和运营人员;农村幸 福院正常运营率较低。 四、规模预测 考虑到西安户籍新政等政策因素,结合《国家人口发展规 划 2016—2030 年》,预测至 2021 年,我市老年人口约 215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约为 18.5%,社会养老床位数约 9 万张;至 2030 年,老年人口约 373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 约为 24.3%,社会养老床位数约 16.8 万张。 五、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主要内容 (一)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构建以公共养老服务设施为基础,产业化养老为补充的养 老服务结构,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覆盖城乡、覆盖全部老 年人,形成市、区县、镇街和社区(村)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 系。推进“嵌入式”养老模式,探索创新“时间银行”养老模式。 (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至 2030 年,全市共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262 处,用地 面积约 242 公顷,机构养老床位数约 8 万张。 1.市级养老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大型区域性机构养老设施、大 型老年康复设施、老年病专科医院等服务设施,服务全市 老年人。规划市级机构养老设施 7 处,用地面积约 42.4 公 顷,床位数约 1 万张。其中,新建养老设施 2 处,分别为 西咸新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和西咸新区第二敬老院。现状改 造提升 5 处,分别为西安曲江老年公寓、市第一社会福利 院、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西安工会老年护理院、西安曲江 康复养老院。 2.区县级养老服务设施主要承担政府对城市“三无”、农村“五 保”老年人的托底养老职能,同时向社会提供机构养老、老 年大学、信息服务、文化活动等服务。规划区县级机构养 老设施 23 处,用地面积约 47.4 公顷,床位数约 1.5 万张。 其中,新建养老设施 7 处,分别为碑林区社会福利中心、 沣东新城老年服务中心、沣西新城老年服务中心、泾河新 城老年服务中心、空港新城老年服务中心、秦汉新城儿童 福利院及敬老院和秦汉新城老年服务中心。现状改造提升 16 处,分别为新城区老年服务中心、西安市莲湖区寿星乐 园、碑林区老年人综合服务中心、雁塔区曲江社会福利院、 西安市灞桥仁德老年公寓、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未 央区草滩敬老院、长安区中心敬老院、临潼区中心敬老院、 阎良区中心敬老院、鄠邑区中心敬老院、高陵区社会福利 院、周至县社会福利院、蓝田县中心敬老院、蓝田县特困 供养(福利)中心和西安昆明湖生态老年公寓。 3.镇街级养老服务设施主要依托现状机构养老设施,建设街 办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应独立占地。老年人活动中心可结 合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也可结合区级文化设施设置。
关于印发西安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8—2030年)的通知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18-10-31 由 养老人 于 2024-12-20 08:43: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