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办〔2021〕7 号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已经中共广州 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 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民政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 年 8 月 9 日 ― 1 ― 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省、 市部署要求,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 服务体系,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 同发展,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大城市大养老”模式,发挥全国 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先行示范作用,根据《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 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期间养老服务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市域为单位同 时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改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医养结合和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 务等 5 项国家试点的特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 效,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 “9064”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 主体的大养老格局基本形成,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 显增强。《“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 和《广州市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广州市老龄事业 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 成,提前实现或超额完成国家、省、市提出的目标,优于全国、 ― 2 ― 全省水平,居于全国、全省前列。根据市人大委托第三方民调显 示,超过 93.15%的受访市民对广州养老服务表示满意。居家和 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绩效考核被评为优秀;多个经验做法被中 央改革办、省委深改委等复制推广。 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初步建立。服务设施全覆盖。全市养老床 位 7.27 万张,从 2016 年起每千名老年人床位连续 5 年达到 40 张, 民办养老床位占比达到 75%。搭建“区综合体—街镇综合体—村 居活动站点”三级实体服务平台,建有 4000 多家养老服务设施, 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 100%。老年人群全覆盖。率先建 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以及购买民办养老机构床位 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优先轮候入住。实施独居、空巢、 失能等老年人“关爱十条” ,落地 56 项老年人照顾服务创新措施; 资助 10 万多名老年人免费享受“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77 万 老年人领取长寿保健金,180 多万老年人享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每年优待老年人公共交通出行约 9 亿元。养老服务全覆盖。统筹 推进“3+X”创新试点,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全方位延伸至助餐配 餐、医疗健康、家政养老等领域,不断拓展老年人群衣食住行等 综合服务。推进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和社区嵌入 式养老机构建设,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增加机构、社区、居 家“三位一体”养老照护服务供给。 多层次的服务内涵不断拓展。助餐配餐优化提升。1036 个 长者饭堂 100%实现刷社保卡就餐,将重度残疾人纳入服务范围, ― 3 ― 24 个高校、企事业单位饭堂向老年人开放,融入医疗护理、心 理慰藉等服务,群众满意率达 90%以上,助餐配餐服务成为全国 先进典型。医养结合稳步推进。全市建成护理站 113 个、遴选 70 个试点单位,174 个街镇建立医养服务合作关系;医养结合机 构 107 家,已运营养老机构医养结合实现全覆盖,其中养老机构 内设医疗机构 91 家。 全市开设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 56 家, 100%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100%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挂 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绿色通道;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 务率 63.05%,65 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 66.18%。2019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开展“医养结 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我市有 5 例上榜。“家政+养老”深入开 展。建立“护理员+家政员”养老服务队伍,支持家政服务机构 进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全部街镇开展“家政+养老”服务。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试点建设 948 张家庭养老床位,资助 2524 户特殊群体老年人家庭、77 个居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推动既 有房屋加装电梯 9100 多部。58 家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占全省的 37%,五星级占全省 53%,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 60%,58.4% 的床位分布在中心片区。 多支撑的服务载体持续强化。组织保障稳步加强。连续 10 年 将养老服务纳入市十件民生实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 研指导养老服务工作,设立由市长担任总召集人的市养老服务工 作联席会议,将养老服务纳入专项考核和督查激励措施。政策 扶持持续加大。编制《广州市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布局规划修编 ― 4 ― (2019—2025 年)》 ,破除利用既有房屋举办养老机构消防、规划 等方面的障碍,对利用国有企业物业举办养老机构设施符合有关 规定的实行不公开招租、租金优惠、延长租期、优先续租。落实 养老机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民办养老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 运营居家养老服务给予新增床位、医养结合等资助,境内外投资 者可享受同等待遇。人才队伍不断加强。加大养老护理等专业人 才培养、引进力度,实施养老专业学费减免、免费培训等十项优 惠措施,发放养老就业和岗位补贴 1802 人、金额 1819.5 万元, 择优遴选 76 名养老护理员入户广州,288 名养老管理员覆盖全 市街镇。全市在册统计的养老服务队伍规模达 12775 人。智慧养 老创新推进。上线运营集“服务+管理+监督+决策”于一体的市 为老服务和居家养老综合信息平台以及养老服务数据监测中心, 优化提升“平安通”智慧养老服务,为政府有效监管、社会参与 养老服务、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提供支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并推动扩面至城乡居 民医保参保人员,累计 2.2 万人享受长护险待遇,待遇水平位居 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施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 实现 80 周岁及以上重度失能人员照护险全覆盖。 多主体的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委政府 定方向、保基本、强监管、搭平台职能作用,出台 60 多份政策, 基本形成涵盖服务供给、保障、评估、监管等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全面培育市场。连续 5 年每年 投入 1000 万元开展社会组织为老服务公益创投,资助培育 306 个 ― 5 ― 创新性为老服务项目。在政府资助和政策推动下,全市 75%的养 老床位、98%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8%的长者饭堂、95% 的家政养老服务由社会力量提供,涌现出一批辐射全国的品牌养 老企业,社会力量已成为我市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鼓励全 民参与。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推动养老服务多方支持、广泛 参与。建立广州公益时间银行,发展互助性养老。 (二)“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发展的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养老 服务改革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 发展机遇。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为养 老服务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保障,城市更新也为养老设施布局带 来难得机遇。我市老年人口增长曲线相对平缓,健康活力老年人 数较多,养老服务现实压力相对较小。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为养老 服务提供新的手段和工具。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老年人养老服 务需求逐步从低层次的生存型需要升级为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 次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养老服务市场 潜力巨大。广州毗邻港澳,穗港澳养老服务合作起步早、范围广、 程度深,适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为穗港澳养老服务发 展提供广阔前景。 面临挑战。预测“十四五”期间,广州市户籍老年人口将突 破 200 万,步入中度老龄化,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 家庭小型化“五化叠加”, “未富先老”的现实压力,养老服务、 ― 6 ― 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准备仍不充分,大多数家庭和个人的支付水 平仍然有限。 发展优势。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人口老龄 化程度和老年人口抚养比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京沪等超大、 特大城市相比仍然比较低。经济总量、资本市场总体规模在全国 大城市中名列前茅,民间资本深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 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起步早、广度和深度走在前列,为养老服务 发展提供众多经验模式以及有力的资金和人力资源保障。养老服 务业综合改革等 5 项国家试点效应叠加,有利于整合试点资源和 政策,推动我市养老服务先行发展。我市医疗资源丰富且集中, 健康养老产品研发能力强劲,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为开 创老年人美好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 短板不足。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相对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 均衡问题突出。中心城区场地用地制约,优质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不足,医养结合不紧密,质量效益不高,人才队伍不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 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 向,以实现老有颐养为目标,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为重点,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统筹规划,激活多元力量,深化改革创新, 做实制度支撑、做细网络覆盖、做优基础保障、做深技术渗透、 ― 7 ― 做强综合监管,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推动养老事业和养 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大 城市大养老”模式,更好地发挥广州在全国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中 的先行示范作用。 (二)基本原则。 党建引领,推动多元参与。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到养 老服务发展各领域、全过程,落实各级政府发展规划、资金投入、 综合监管等责任。巩固家庭在养老中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社会 力量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培育专业化、 品牌化、规模化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形成政府、社会、市场、家 庭共建共治共享的服务格局。 以人为本,坚持需求导向。坚持人民至上,以更好地满足老 年人服务需求作为做好养老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适应老年人 需求转变,深化养老服务内涵,提升养老服务可及性,支持多样 化、个性化、智能化养老服务发展。 统筹兼顾,实现平衡发展。统筹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协调 发展,实现三位一体高效衔接;统筹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提升健 康养老服务水平;统筹城市与农村养老服务平衡发展,

pdf文档 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

养老政策 > 养老产业 > 十四五规划 > 文档预览
30 页 3 下载 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1-08-09 由 养老人2021-10-15 22:51:28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养老文库是免费分享吗?( 答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