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有关部门、 单位: 现将《青岛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 案(2025-2027)》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我市实际认真组 织实施。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科技局局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青岛市民政局 青岛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 青岛市医保局 2025 年 1 月 8 日 青岛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 实施方案( 2025-2027 年) 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贯彻落实《国务 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 发〔2024〕1 号),加快我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 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促进养老事 业产业协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大力培育潜力产业,加 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 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安享幸福晚年。到 2027 年,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 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现代化银发经济产业体系基 本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设成为国内产业特色鲜明、 发展优势明显的银发经济发展新高地。 二、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一)推进适老化改造。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 对符合条件的家庭进行政府补助,通过改善居家环境、配 置老年用品,有效提升居家养老的舒适性、便利性、安全 性。推进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口袋公 园等适老化建设改造,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家庭配备 智能安全监控设备,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完整 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优先设置养老 服务功能。聚焦“一刻钟”社区生活圈,鼓励社区便民消费服 务中心等设施建设,推动物流配送、蔬菜直通车等进社区。 (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园林和林业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责分工负 责) (二)优化老年助餐服务。统筹用好各类老年助餐服务设 施资源,鼓励采用“养老企业+助餐”“餐饮企业+助餐”“物业 企业+助餐”“党组织领办+助餐”等模式,稳妥有序推进老年 助餐服务,打造“一刻钟”助餐服务圈。鼓励老年助餐服务企 业提供送餐服务,发挥外卖平台、物流企业等作用,充分 利用现有物流网络为老年人送餐。统筹社会公益性岗位资 源,开展助餐送餐服务,解决“最后一米”问题。优化助餐机 构运营补贴制度,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给予就餐补 贴和送餐补贴,探索建立财政补助、集体资助、社会捐助、 志愿互助等助老食堂可持续运营模式。 (市民政局、市财政 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拓展居家助老服务。规范和公布政府购买居家上门 服务清单,重点向失能老年人照护倾斜。有序发展医养结 合机构,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2025 年底全市 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 150 家以上。完善家庭养老 床位建设管理办法。发展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或为 老服务综合体,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 供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长短期托养、精神慰 藉等服务。落实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监督管理 办法。积极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扩大助餐、助浴、助 洁、助医、助行、助急、护理等居家服务供给。鼓励养老 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鼓励 社会机构等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购、挂号取药等服务。 探索开展“养老顾问”服务,提供专业咨询、委托代办等助老 项目。加强孤寡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市民政局、市财政 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城市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进一步规范发展老年病医院, 到 2025 年底全市实现 1 所市级公立老年病医院,建成 8 所以上康复医院或护理院,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公立医 院普遍设置老年医学科。其中二级及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老 年病科作为独立科室设置和管理。打造县域集居家社区机 构于一体的医养结合综合体。加强失能高危人群早期识别 和失能预防,开展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鼓励基层医疗机 构设置老年人友好服务岗位或窗口,为老年人提供自助信 息设备、手机终端等协助办理服务。2025 年底前,全市综 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 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 (五)完善老年照护服务。促进医养结合,加强养老服务 机构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协同,强化整合照护。聚焦失能 失智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提高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认 知障碍照护床位、安宁疗护床位比例,到 2025 年底,每个 区市至少设立 1 个安宁疗护病区,县域总床位不少于 20 张, 5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安宁疗 护服务。探索“老年父母+残疾子女”家庭共同入住养老机构 或其他照护机构,支持有能力的养老机构收住重度残疾人。 持续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支持取得相关资质的养老机 构内设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范围。全面 落实异地长期居住失能人员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政策, 探索将康复辅助器具租赁纳入保障范围。 (市民政局、市财 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丰富老年文体服务。依托国家老年大学青岛分部 (青岛开放大学)、青岛市老年大学等平台,利用城市社 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扩展老年人教育培训点,丰富老年教育 资源,创新“互联网+”教育模式,推出面向老年人的广播、 影视、短视频等内容。支持青岛市老年活动中心、各类老 年教育示范点常态化开展教育实践、文体活动、学习交流。 鼓励公共文化场馆创办老年大学艺术分校,推动公共体育 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老年人开放。开展“多彩生活、乐 享银龄”主题活动,输出文体养老“青岛模式”。 (市委老干部 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广播电视 台、青岛开放大学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统筹镇街辖区内闲置小学幼儿 园等房屋资源,健全村居养老服务站、助老食堂等村级养 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拓展转型为具备健康护理、 助餐送餐、长短期托养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鼓励 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兴办、连锁运营等方式,投入农 村养老服务。大力推进互助性养老服务,健全农村留守、 高龄、失能、残疾等老年人探访关爱和应急救援服务机制。 创新农村居家养老邻里互助模式,建立健全志愿服务储蓄、 回馈、激励与评价机制。探索采取“公司(社会组织)+农 户+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支 持公益慈善组织面向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开展公益慈善活 动,按规定对农村 7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购买居家社区养老 服务给予农村消费引导补贴。 (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 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大力培育潜力产业 (八)做大做强传统养老产业提质升级。加强老年人服装 用材面料、款式结构、辅助装置等研发创新,发展功能性 老年服装服饰。鼓励企业发展适老化家电、家居产品、厨 房用品、安防监控和家务机器人等适老化智能家居产品。 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行动,组织老年用 品制造企业申报工信部《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市工 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打造智慧康养新业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人 工智能、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施设备在居家、 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 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支持 企业围绕老年人积极布局睡眠、洗浴、如厕、出行、健康 五大生活场景,打造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全场景居家康养解 决方案供应商。鼓励企业积极申报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 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入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 广目录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支持康复大学围绕康复辅 助器具、康复医疗等进行研发。推动助听器、矫形器等传 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加快发展智能康复护理 床、智能轮椅、移位机等生活照护产品,扩大认知、失禁、 睡眠等障碍评估和康复等设备供给,创新研发智能矫形器、 可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等设备。全面推进康复辅助器具社 区租赁试点工作,探索共享租赁、个性化定制服务等多元 化供给。支持康复辅助器具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高校科 研机构等共建创新联合体,搭建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参与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 科技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推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聚焦合成生物、海洋药 物和生物制品、基因和细胞诊疗、康复医疗器械、高端医 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新趋势, 研究全球生命健康产业新态势,培育生命健康产业新的增 长点。发展以海洋寡肽、海洋多糖、脂类、不饱和脂肪酸 及南极磷虾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海洋功能性食品。鼓励研 发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健康需求的特殊食品。突破 干细胞培养鱼肉、新型海洋生物干燥和杀菌等技术,加强 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技术在抗衰老领域的研 发应用,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 度融合,加快骨骼、肌肉、大脑、皮肤、毛发、口腔等机 体抗衰老技术和产品研发,大力发展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 和服务。开展化妆品新原材料研发等研究,推动医美抗衰 价值链高端化。 (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 康委、市海洋发展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深入推进特定养老储蓄、养 老理财等养老金融业务试点工作,聚焦不同老龄群体提供 多样化养老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对完全自理老年群体, 创新老年旅游保险、意外健康保险等适应老年活动需求的 保险产品;对半自理老年群体,加强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 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优化养老金融业务办理程序;对失 能失智老年群体,围绕托养照护特殊需要设计信托产品, 创新优化保险理赔条件和方式。支持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 的商业银行开发专属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鼓励保险机构 开发推广商业护理保险产品,持续推动寿险责任与长期护 理保险责任转换试点工作,探索提供“医、护、康、养、居” 一体化的养老金融综合解决方案。(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 青岛市分行、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青 岛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快老年旅游产业发展。充分依托青岛邮轮母港, 推出适合老年人乘邮轮旅游的定制产品,鼓励旅游平台企 业开发面向老年人的专属旅游路线,提供省心旅游产品和 子女亲情付等服务。丰富老年旅游产品,推出休闲度假、 青春怀旧、观光康养等旅游产品,推介一批老年旅游(旅 居)示范景点和线路。加强智慧景区建设,推动旅游景区、 度假区等加强老年人便利化旅游设施建设和改造

docx文档 青岛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养老政策 > 养老产业 > 产业扶持 > 文档预览
15 页 2 下载 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 发布于2025-01-08 由 养老人2025-03-07 22:12:45上传分享
给文档打分
您好可以输入 255 个字符
养老文库是免费分享吗?( 答案: )
评论列表
  • 暂时还没有评论,期待您的金玉良言